工商時報【陳欣文╱台北報導】 美國科技龍頭股經過新一輪跌勢後,衡量成長股是否值得投資的進階評價指標「本益成長比」(PEG)持續下滑,以當前本益比對照全年盈餘成長率,以科技尖牙股為主的FANG+指數PEG自一年高點的1.7下滑至0.96,若用年度預估獲利計算2018年底本益成長比則只有0.67,低於1時,顯示本益比落後獲利成長動能,代表股價被低估,投信法人預期買進時機已到。 統一投信強調,通常科技成長股能較大盤享有溢價,但相對於美股標普500指數目前PEG仍有1.46,美國尖牙股根本已是超跌,著眼於未來獲利成長率仍優於大盤,投資布局甜蜜點已到。 統一FANG+ETF(00757)經理人袁永騰表示,本益成長比(Price/Earnings to Growth Ratio,PEG)由英國投資大師史萊特創始,再由美國投資大師彼得·林奇發揚光大,以美股來說,若PEG等於1,表示企業獲利成長與股價未脫鉤,評價合理,而美國科技成長股與大型績優股通常能得到市場較高評價,PEG在1至2是常態,若低於1,顯示具有投資價值。 美國及日本已有追蹤FANG+指數的商品,統一投信將發行的FANG+ETF是台灣首檔,主要追蹤「高成長」加「市場主流」美國上市股,篩選其中高成長、市值大於50億美元與過去連續六個月日成交均值達5,000萬美元以上之個股,且採取進階版的權重均等法。 袁永騰指出,FANG+指數與其他科技指數不同在於獨特篩選機制,由於科技創新發展與應用的界線日益模糊,企業多角化營運已是常態,同時不採用傳統的GICS產業分類,而是由指數發行公司根據企業營運模式篩選,投資範圍涵蓋AI、社群媒體、電商、影音串流及新能源車等五大未來趨勢,主題具有分散性,但為求投資效益精準化,成分股均為產業龍頭股,因具備技術領先優勢,有規格制定能力,更有機會享受相對較高的資本增值潛力。 袁永騰說明,平均權重能讓中小型股與大型股對指數貢獻一致,季平衡機制,則能確保成分股長期貢獻度一致,投資人易於追蹤判斷指數長期表現。目前指數成分股為十檔,每檔權重占比10%,未來可能會增加成分股。由於皆為美國上市個股,持有資產類別以美元計價,追蹤此指數即等於持有美元資產。